斯诺克赛场上,粉球轻微晃动的一瞬间,胜负的天平可能已经发生了倾斜。 丁俊晖站在台边,表情严肃地向裁判提出质疑。西安斯诺克大奖赛的球馆里,气氛紧张得能拧出水来。 丁俊晖刚以5-3拿下希斯科特,庆功香槟还没开,自己倒先成了争议中心。
当时比分是4-2,丁俊晖手握赛点。 希斯科特击球时,粉球明显晃动了——按规则这属于“影响对手击球”的犯规,应该判罚。 但裁判郑伟利没有任何表示。 希斯科特回到座位,丁俊晖远台打进红球上手,但这局最终仍被希斯科特拿下。
丁俊晖开局状态火热。 首局他蹲在台边,架杆、出杆一气呵成,单杆52分直接清台,把希斯科特晾在那直挠头。 第二局更绝,他抓住对手母球贴库的小失误,连攻带守打进远台,再轰100分完成破百。

前四局打完,丁俊晖3-1领先。 中场休息时,他没跟教练多聊,蹲在角落擦巧粉,镜头扫到他表情,眉头紧锁。 “他好像有点急。 ”解说张萌说,“斯诺克最忌讳心态波动,尤其对这种需要精准度的运动。 ”
第五局希斯科特彻底爆发。 丁俊晖先打进红球,却在围黑球时走位稍差,希斯科特接手后,直接轰出单杆121分——从黄球到粉球,6颗彩球摆成完美直线,最后一颗黑球应声入袋。
第六局丁俊晖回敬单杆115分,4-2拿到赛点。 关键的第七局,争议一幕发生了。 希斯科特在围球至55分时,击球路径中粉球挡住了半颗目标红球。 现场回放显示,他击球时可能先碰到了粉球再击打红球,这明显是犯规行为。
正常情况下的犯规应判罚6分,丁俊晖有权要求重新摆球。 但由于裁判站位有问题,这一犯规未被发现。 丁俊晖坐得较远,也不可能时刻紧盯球台,因此也没有察觉。 希斯科特察觉到裁判未宣布犯规,便选择“假装这件事没有发生”。
这一幕与丁俊晖首轮比赛形成鲜明对比。 那场比赛中,对手克雷吉也有一次跳球犯规,当时几乎无人发现,但克雷吉主动承认了犯规。 体育精神在斯诺克运动中一直备受推崇,选手的自律和诚实是这项运动的重要传统。
这场比赛裁判的争议判罚并非个例。 在10月9日下午斯佳辉与丹尼尔·威尔逊的比赛中,双方出现言语冲突时,现场裁判未能有效履行责任。
当时斯佳辉在第七局领先17分,球形陷入僵局。 威尔士球员提出重摆要求但被斯佳辉拒绝,斯佳辉表示:“我已经领先你17分、为何要重摆? ”从规则来看,斯佳辉拒绝重摆的回应合情合理。
然而现场裁判竟然附和了威尔斯所提出的疑问,转而质疑斯佳辉拒绝重摆的原因。
被激怒的斯佳辉由此负气击打红球堆,以故意将黑球挤进底袋,甘愿被罚7分。 最终斯佳辉3-5落败。
本次西安大奖赛,中国选手表现参差不齐。 丁俊晖和国强双双晋级16强,令人欣慰。
国强当前的最好职业成绩为2023年“英国公开赛”8强,他在23/24赛季末亦获得过WST“最佳新秀”奖项。 这位来自湖南省的25岁球员在2023年以“亚太Q School”踏足WST职业赛场,目前排名第52位。
袁思俊在面对世界第2、卫冕冠军凯伦·威尔逊时,以2-5落败。 周跃龙对阵世界第5马克·威廉姆斯,在轰出单杆100分并2-1领先后,遭对手连追四局,最终2-5落败。
吴宜泽与世界第12位的“魔术师”墨菲鏖战至决胜局,但总体发挥更胜一筹的墨菲在决胜局中以一杆78分锁定胜利,以5-4惊险胜出。
斯诺克裁判问题近年来引发不少讨论。 七届世锦赛冠军奥沙利文最近公开表示:“裁判们训练过度了! 摆好球站着别动就行,现在他们总在选手肩膀后面晃悠,打断我打球节奏。 ”
国际台联统计显示,近五年选手投诉裁判案例增加23%,其中七成涉及复位争议。 奥沙利文的粉丝在社交平台刷屏:“裁判就该像隐形人! ”但职业裁判协会回应:“精准复位是比赛公平的基础。 ”
从法律角度看,体育裁判判罚始终面临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平衡问题。 有观点认为:“错判的可能存在于每一场比赛、每一个球手,这个球手这场比赛获益,下场比赛就可能受冤。 如果大家觉得规则不好,当然可以改,通过讨论引入新技术。 ”
在不久前的斯诺克苏格兰公开赛中,就出现过两个有争议的判罚插曲。 球手艾伦在击打蓝球时,出杆前杆头不小心轻触到了母球,裁判最初没有表示,后来在计分裁判提醒下查看回放,判罚艾伦5分。 另一场比赛中,奥沙利文超薄角度成功击打红球,但裁判以为没碰到,误罚了奥沙利文4分。
对比足球等已引入VAR技术的运动,斯诺克在裁判辅助技术方面相对保守。 2018年俄罗斯足球世界杯中VAR大显身手,改变了很多比赛的比分。 尽管也有人批评VAR拖慢比赛节奏,但大部分人还是认可其价值。
丁俊晖最终有惊无险地晋级16强,他赛后只是淡淡评价自己“打得一般般”。 但对于关注这场比赛的人来说,那个未被判罚的犯规和随之而来的争议,远比比赛结果更引人深思。